位置:首页 » 科普教育 » 消防课堂

户外运动的大敌——疲劳

2014-07-22 11:43:07   亚美体育官方网站:消防协会   作者:谗猫  阅读:次   【 打印本页 】

    户外探险、野外生存正越来越成为深受现代人爱好的休闲运动项目。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人类也是从自然界走出来的但是现代人远离野外环境已经太久越来越依赖人工环境生存。在进入自然环境中进行探险活动时,人们一定要减少疲劳所带来的伤害

    

疲劳的危害

    千变万化的自然界中不可预见的灾难随时都可能发生。当我们走进大自然在较恶劣的环境中活动时受自身体能限制及情绪波动的影响极易产生一些损伤而疲劳会加大损伤发生的概率。所以在进入野外环境进行探险活动时我们必须清醒地、认真地看待这一过程中所面临的风险。

    疲劳是一种生理心理状态是人体适应内外环境改变的防御机制的一种生理反应是主观感受是人体自身的一种保护性反应。当人体无法平衡内外环境时疲劳体验提醒我们尽快休息并通过适当休息得到缓解而极度的持续疲惫会造成体力、脑力劳动能力的降低且休息后不能缓解。

    人在长时间活动状况下机体内部能量逐渐耗减而产生疲劳。在疲劳状态下生理和心理所发生的变化往往会降低人的反应能力和机动能力。就是说疲劳状态直接与人的健康和劳动效果密切相关比如在疲劳状态下因单位肌纤维的收缩力下降运动速度和准确性随之下降疲劳时心理发生的变化也往往造成工作能力下降等。

    及时发现疲劳

    疲劳是缓慢而隐匿地发生的常常被人们忽视。当我们感受到疲劳时身体已经到了必须休整的地步。为了及早发现、避免伤害我们可以通过自身的感受来判断自己是否已经疲劳。一旦出现下列状况之一建议立即休息给身体一个恢复的机会哪怕只有几分钟都行。

    活动中发现原来可以轻易完成的动作现在因体力不支无法完成但对有兴趣的活动仍然可以用主观意志完成想完成的动作。这种情况在初次参加户外活动的人群比较常见。不要小看这个细节出现这种状况时事实上已经产生轻度疲劳。可惜很多人却不以为然。此时不要试图强迫自己完成动作应立即休息很快就能消除疲劳恢复体力。如果硬性在这种疲劳状态下长时间坚持活动会引起疲劳爆发造成伤害。

    活动中反应迟钝心情变得很糟糕不耐烦失去原本雄心勃勃参与活动的决心和欲望;失去应有的注意力转换和分配的灵活性动作准确性下降无法用主观意志力和客观刺激改善现状。一些人怨天尤人、歇斯底里、辱骂同伴甚至趴在地上拒绝行走还有一些人仅仅表现为恶心呕吐这种情况常常发生在登山或长时间负重行走时旁观者应明白对方至少已是中度疲劳所表现的过激行为是疲劳所致。由于心理和生理处在不正常状态此时极易发生意外伤害。最好的解决方法是不要与对方发生争执让对方彻底宣泄等候其自然恢复冷静然后安慰对方并给予充足的饮水。经过较长时间充分休息后会恢复正常。

    严重疲劳时表现比较突出的是运动能力失调步态不稳身体摇晃手脚动作不协调。这种状况对于负重行走和登山都是相当危险的。

    极度疲劳时典型的表现是睡眠欲望极强甚至站、坐、行走都能入睡。对于从事野外活动的人来说这是最危险的状况。强烈的睡眠欲望是身体向你提出的严重警告说明此时身心已经受到伤害。如若不停止活动立即睡觉可能会发生各种事故甚至导致精神崩溃。

  疲劳防护和恢复疲劳

    户外活动是一项体育运动疲劳在所难免。怎样避免因疲劳而导致的意外伤害是每个参与活动的人值得注意的。

    引起疲劳的原因比较多疲劳发展的速度和程度也因人而异。防护疲劳要根据所处的环境、运动项目的难易程度及兴趣大小当然最主要的还是依照身体健康状况来进行。

    1.平时加强身体体能训练。

    2.合理负荷。负荷一般不应超过体重的1/3最多不要超过体重的45%尽可能根据体力状况来衡量可负担的重量。

    3.长途徒步出发前应先做热身运动然后再开始行走。领队者掌握好行进速度尽量避免时快时慢维持自己的自然步调过快或过慢都会增加疲劳。

    4.适当休息。休息的时间因运动量和海拔高低而有区别。海拔较低或走平地时一般情况下行走50分钟应休息10分钟。无论有无疲劳感都要休息这是避免疲劳的最佳方法之一。行程达到全程的3/5应大休息两个小时。大休息时要卸下装备充分休息有条件的可在大休息时烫脚或擦澡以达到充分休息的效果。在海拔比较高的地方行走行走10分钟就要休息10分钟。在超高海拔(5000米以上)行走时可能要走两步就要休息以消除疲惫感。当然休息时间的长短不是死规定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掌握如气候和着装。

    5.保证充分睡眠时间。一般情况下每日要保证八小时睡眠。

    6.充分的营养、合理的膳食。户外活动消耗热量每日可达4000在山路、崎岖不平的地方行走体力消耗比平地行走大16倍。如果没有充分的营养支撑会加大疲劳程度延长恢复体力的时间。补充能量的方法是多吃蔬菜适量补充蛋白质、糖和脂肪一日三餐的热量分配要合理不可暴饮暴食。

    7.足够的饮水。每天至少4升水(不包括饮食中含的水分)在热区或夏季出汗量大每天需要补充6升—7升水。最好在出发前及大休息时将水喝足并带上足够的水随时补充。由于出汗会带走大量的盐份可以通过咸食或汤中适当加盐来补充。

    一旦发现户外活动中有人颜面潮红、呼吸急促、大量出汗、身体摇摆或昏倒应立即进行现场急救:就地让其安静平卧松解装备和衣领、皮带补给水分。有条件时可补充葡萄糖和生理盐水。刺激合谷、人中、少商等穴位。天热时注意通风散热寒冷时注意保暖。急救时要体现人文关怀时刻安慰伤者注意观察体征变化(呼吸、脉搏、体温)如出现心跳呼吸困难或有血尿发生应立即呼叫急救中心。